
2016年6月26日,以“铸重器 赢未来”为主题的“2016清华控股?第一财经夏季达沃斯主题论坛”在天津召开。
在“汇聚与融合——创业3.0时代”主题讨论环节,清控科创总裁程方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盛景网联董事长彭志强、艺妙神州创始人何霆五位嘉宾带来了一场巅峰对话。
五位嘉宾分别代表高校教育、资本力量、双创服务企业和创业者,围绕新时代下中国的创新创业呈现出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问题、创新创业服务业如何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推动双创等话题做出精彩解读。
高建:创业服务要有强大的创业文化,才能吸引优秀创业者
这一轮创新创业热潮有四个鲜明特征:第一,新技术推动,如机器人、智能制造、新材料,以及VR、AR等;第二,新业态出现,如分享经济、社群经济、互联网+等;第三,新教育出现,教育的理念、方式以及具体方法都发生了变化;第四,新增长。
创业服务3.0体现在增值服务,如通过要素聚集,或者说建立生态平台。清华控股的“政产学研金介贸媒”八大要素,聚集以后最重要的效果是吸引人才。为什么
大家愿意去硅谷创业?一种解释是,在硅谷工作更像是一种自我实现或者自我表现的方式。在吸引人才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就是文化。清华科技园走向
世界,带去的不仅仅是资本、技术和模式,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文化,吸引最优秀的人到清华科技园来创新创业。
汪潮涌:资本市场建设是支持双创的重中之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业创投、全民创富,是创业3.0的时代特征。在创业3.0时代,政府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资金支持力度也大幅度提高。除了从空间维度和服务维度来支持创业创新,资本维度也非常重要。目前支持创新创业最大的一个短板在于创投资本的发展。
创业成功需要有一个周期,没有7年甚至10年是很难成就一个上市公司,而中国出资人很少愿意等待超过5年,那么中间通过上市,通过并购退出非常重要。把建设资本市场作为支持双创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退出通道,就无法形成创业的良性循环。
王济武:清华产业创新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系统
做创新创业服务,空间和软服务系统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空间有形、梦想无限,创业服务首先要有空间,然后要有软要素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支撑,两者不可割裂。清华产业创新创业服务最大的优势不是空间,而是生态系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才是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创新创业服务行业,做空间的越来越多,但是潜心做生态系统、做服务和配套要素的远远不够。而时间和周期的要素被行业普遍忽视。一个科技公司成长是有规
律的和周期的,要有一个至少十年的周期。解决周期要素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加入一个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可以跨过地理边界、行业边界,实现共
享。
彭志强:关注中小企业的二次创业
现在双创存在的挑战是中国的创业过多地集中在B2C的互联网领域。如果任由目前的B2C互联网化发展下去,我们会有越来越严重的产业空心化,这点是美国过去十年已经交出的错误答卷或付出的代价。这次创新创业的发展,应该特别要强调在深度技术、在B2B领域的创业创新。
中国要想发展,要让数以十万计、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走差异化道路。创业者不创新,相当多的创业服务机构同质化,甚至更多的投资机构也是同质化,这是我们
今天最大的挑战。如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走差异化道路,走创新的道路,是更有价值也更为紧迫的一件事情。创新创业领域是有方法论和工具
的,这也是硅谷能够成功的原因。如何能够在创新领域里更大范围地传播方法论和工具,这是非常紧迫也是被社会相对忽视的一个重要命题。
何霆:创业改变人生
近两年身边创业的同学越来越多,这是受益于国家政策,还有高校以及创业相关服务业快速的崛起,让我们创业的门槛变得低了,让我们进入创业的轨道变得更容易实现了。至于创业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我的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希望创业服务体系能够在三个方面帮助年轻创业者:第一是知识。艺妙神州早期创始团队是一个纯技术团队,非常缺乏专业以外的知识。通过清华经管学院的课程,
以及启迪孵化器的帮助和盛景创新大赛的培训,学到了很多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小到公司注册,大到法律咨询、股权激励、专利战略的设计等。第二是人才。艺妙
神州是典型的研发驱动成长,一直在努力招聘国内外顶尖的相关专业人才,但这件事并不容易。第三是资源。由于团队都刚刚走出校园,没有社会人脉和相关阅历的
积累。幸运的是通过盛景大赛,认识一些产业相关人士,并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做风控最好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合投平台,分享创投资讯,交流天使轮、PreA、A轮阶段的项目,网址:www.jiemingangel.com;商业计划书发至:bp@jiemingangel.com
法盛金融,提供股权投资、基金资管、新三板/IPO、并购重组、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面的资讯及法律服务。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除署名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联系方式:王先生,020-85201361,微信号:wangblawyer1128,邮箱:wangblawyer@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