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盛-金融投资法律服务

中国“好同学”能挽救已经倒下的乐视“多米诺骨牌”?

2016-12-15 法盛-金融投资法律服务

导语

贾跃亭想法宏大,敢于进行资本游戏,有人认为他是骗子,也有人认为他是梦想家。但事实只证明了一点——这是一个极富冒险精神的人,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功的企业家还必须驾驭风险。

PS:添加微信公众号子号ID:  report58 ,保持联系。公众号有置顶功能,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都可以在公众号主页进行设置,方便查阅。

 

一、乐视“风暴眼”

 

据腾讯财经,乐视控股15日已确认获得6亿美元投资,第一期3亿美元将在本月内到账,资金将投向乐视汽车生态和LeEco Global。投资方为贾跃亭在长江商学院的多位同学所领导的企业,包括海澜集团、恒兴集团、宜华集团、敏华控股、鱼跃集团、绿叶集团等。

 

“股权结构还没计算、具体条款也暂时不便公开,我们是财务投资,不参与具体业务,我们信得过贾跃亭。”投资人之一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告诉腾讯财经。海澜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江苏的服装集团。

 

“粮草”如期来临,乐视在今日稍早也采取行动调整业务和财务管理。新浪报道称,乐视通过电子邮件发布公告,表示将暂停在亚洲地区的横向扩张,计划加强审慎的财务管理;将侧重于现金流增长和扩大用户基础。


此外,乐视还做出人事调整,任命高峻为乐视控股亚太区总裁,兼LeEco香港CEO,全面负责LeEco亚太区以及香港整体经营管理和各项业绩的达成。

乐视本轮宣布业务和财务转型的背后,是引发市场持续关注的资金链问题——欠手机供应商100多亿元、供应商在乐视总部乐视大厦前示威、建设承包商Aecom高管发信Faraday Future索取货款……本月初,乐视CEO贾跃亭在内部信中称“组织与资金面临极大挑战”,承认资金和过快的组织扩张导致了乐视的软肋和瓶颈,并表示将告别烧钱扩张聚焦现有生态。

 

13日,贾跃亭更以一条“粮草先行”的微博则暗示乐视在香港的“融资”计划或有进展,欲借此传递乐视资金问题面临的难题或很快得到解决。

 

经《财经》杂志测算,2015年以来,乐视在其七大子生态上的投资超700亿元,而此前在多个渠道筹集的资金几乎因此消耗殆尽。业内人士称其业务布局几乎是埋了一圈的地雷, “要么炸了一个,全盘皆炸;要么安全到底,变成卫星”,而如今的资金危机几乎是必然的,是不断膨胀的扩张野心与获取现金的能力、业务能力之间的差异。

 

免费行业研究报告,微信号【report88】

供企业、投资人、券商、投行、风控等相关人员参考交流

二、风暴漩涡:乐视手机

根据乐视官方数据,截至9月下旬乐视手机共销售1700万台,但如此优异的成绩反而成为乐视资金链问题的罪魁祸首。

《上海证券报》此前报道称,乐视手机供应链于今年8月就已出现资金问题,涉及数十亿元货款金额,部分已经逾期。分析人士认为,为抢占市场份额以低价销售,再加上“N年会员,硬件免费”的倾斜销售策略,使得销售现金流无法完全弥补其成本,因此对上游供应链出现欠款难以避免。

中信建投分析师彭琦也持类似观点,其在报告中指出,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后来者,乐视通过硬件销售来打造生态链的效果显现仍需时日。而乐视手机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2016年高峰期一个月的采购成本已达30亿元。

三、“蒙眼狂奔”进海外

力推手机之外,乐视还在海外大肆扩张,这同样占用大量资金。2014年提出最为核心的全球化战略后,乐视已经先后进军香港、印度、俄罗斯和东欧。而就在陷入资金链危机的前两周,乐视仍在“蒙眼狂奔进美国”,10月19日,乐视在旧金山举办BigBang发布会,并声称谷歌苹果这些最优秀的科技公司都做不到乐视将推出的一切。


接近乐视的人士对《财经》杂志表示,乐视海外的投入可谓排山倒海,但回收可能是小桥流水了。

在本月9日的乐视网投资者交流会上,贾跃亭也对此做出了反思,其表示乐视同时并全生态进军海外,对资源的消耗可想而知,这也超出了乐视现有的组织能力。

四、最新消息

当地时间15日,内华达州财务官员称该项目为“庞氏骗局”。


法拉第·未来是贾跃亭投资的电动车企业之一,也是乐视超级汽车LeSee背后的技术提供商,其对乐视超级汽车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据报道,贾跃亭本人对法拉第·未来投资额达到3亿美元。


根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法拉第·未来目前最重要的项目——内华达州10亿美元建设新工厂已经暂时停产。据一名内华达州官员,该公司数次错过向承包商AECOM付款的截止日期。


当日,FF的一名发言人拒绝证实是否未按时付款,但表示在工厂的“调整期”内与AECOM“正在合作”,并计划在2017年重启工厂建设工作。”


根据项目相关报道,乐视投资的FF内华达工厂项目事实上是一个政府合作项目。FF与内华达州的协议显示,企业在内华达州投资10亿美元建设新工厂的同时,州政府提供逾2亿美元的鼓励与优惠政策。该项目预计可创造4,500个工作。


但目前来看,这项政府合作项目信用已经几近破产。


“这是庞氏骗局,”内华达州财务官DanSchwartz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你有一家从未造过汽车的新公司,在沙漠之中兴建一家新工厂,有一名神秘的中国富豪出资。在某种程度上,和麦道夫(BernardMadoff)如出一辙,游戏结束了。


这种担忧来已经持续了几个月。Schwartz表示,内华达州尚未发行1.75亿美元债券,这是对上述工厂激励措施的组成部分。


但同时,法拉第·未来的发言人周二表示,公司正在“重新集中资源”准备在1月初推出首款生产型汽车,参加每年一次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乐视也在为此次展会准备一个新款电动车。


法拉第·未来在10月末证实,六名高管已在几个月内离职。

 

 

五、乐视控股高层:危机能否解决就看两周内


从目前能够查知的资金缺口来看,乐视化解危机是大概率事件,乐视并不像乐观者想象的那么乐观,也不像悲观者想象的那么悲观,除非还有尚未暴露的大风险。

 

乐视这场危机,源于资金问题。而资金危机的背后,是一场多空信心的对赌。但无论看多还是看空,作判断的基础都是对这家公司真实信息的获取、真实情况的掌握。

 

《财经》记者对乐视集团的供应链、资金链、业务链和管理、文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采访、梳理。最终看到的是,乐视并不像乐观者想象的那么乐观,也不像悲观者想象的那么悲观——正如乐视在拉斯维加斯的工厂,它并未像传言中说的那样全部停工,也未如想象中那样已开始大规模运转,而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的速度在维持运转。

 

(一)供应链危机虚实

 

造成资金高度紧张的看似是乐视手机业务,但背后是整个乐视体系的过度扩张

过去一周内,供应商在北京乐视办公楼下的举横幅示威共发生两次,分别在11月3日中午和11月8日的下午,都在持续几十分钟后就被大楼保安疏散。目前乐视楼下已加大安保力度,多名保安来回巡视,气氛颇为严峻。

 

在第二次示威发生的当晚,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未出现所谓的拖欠供应商款项事件。

 

《财经》记者多方求证,目前乐视确实出现了一些供应链问题,主要出在手机业务上。

 

乐视某一型号手机的OEM厂商告诉《财经》记者,在制造业,账期一般分为月结、三月结和半年结。多数有点实力的供应商能给出三月结的账期就是“最惠国条款”了。按照乐视总量和单月采购量来估算,其目前所有的应付账款在100亿元左右,但这里面包括了供应商承诺给乐视的账期。也就是说,如果三个月时间未到,乐视虽对供应商有欠款,但是并不需要付款,因为并未逾期。

 

多位给各大手机厂商供货的供货商向《财经》记者透露,保守估计,如果按照三个月账期结算,目前乐视的逾期欠款应在60亿-80亿元。但部分供应商因为种种原因,或主动或被动地给了乐视六个月的账期,如果按照六个月账期结算,乐视的逾期欠款在20亿-30亿元之间。而20亿-30亿元,正是乐视方面愿意默认的一个大致数字。

 

这就是为什么外界认为乐视的供应链问题很严重,而乐视坚持说自己的供应链还健康的原因——双方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等不一样。而媒体此前的各种采访中,之所以各家欠款数额口径不一,是因为它们都是手机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且规模不一,乐视对其业务往来程度不一样、账期也不一样。

 

乐视手机供应链问题的爆发并非偶然,它是乐视激进的扩张策略和不断吃紧的资金链的产物。

 

多位手机行业从业者告诉《财经》记者,补贴最高峰时,乐视每卖出一部手机亏损上百元。如果按照其公布的累积1700万台总销量,每部亏损100元-200元计算,亏损额就达1.7亿-3.4亿元,这还不包括库存的折算、人员、市场费用的投入等等。

 

虽然贾跃亭一直强调,在目前乐视的所有业务中,造成资金高度紧张的只有手机。但手机供应链出问题的背后在于,乐视集团对于汽车业务的超前重视,巨大资金链的缺口无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乐视的各个业务线。而作为对资金需求量极大的一环——手机,首当其冲成为矛盾爆发的焦点。

 

而这些大企业的中小型供应商,它们处于整个生态链条的底层,随着乐视的整体波动而波动。这一次或许不是乐视的生死危机,但却是这些供应商的生死难关。

 

目前,华为已经开始向旗下上百家供应商发信询问,供应商是否同时给乐视供货,并且是否被乐视拖欠款项。华为担心乐视的欠款导致供应商倒闭,殃及池鱼。“如果欠款事情再发生,乐视将失去整个供应链的信任。”上述供应链人士称。

 

 

(二)资金链危机虚实

 

多年来乐视一直行走在资金链紧绷的悬崖边。粗略统计,六年来乐视体系累计筹资超过700亿元,这些资金在快速扩张中几乎消耗殆尽在业界看来,乐视当前面临资金链危局已无太多疑问,如何度过这一危局才最为关键。


根据贾跃亭的划分,乐视资本结构分成三部分:上市公司、LeEco Global(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汽车。其中,上市公司乐视网是整个乐视体系最重要的融资平台,目前来看其现金流处于健康状态;LeEco Global布局完整,但里面每个子业务都面临着缺钱且扩张过快的问题;汽车生态是乐视梦的代表、是未来,也是巨大的资金黑洞。

 

Wind数据显示,2010年上市以来,乐视网通过IPO、定增和发债直接融资92.89亿元;通过借款融资176亿元;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贾跃亭股权质押5.71亿股,融得资金超百亿元;贾跃亭家族还通过股权转让及减持,套现近百亿元资金;此外,乐视汽车等七大子生态公司先后通过VC/PE渠道累计融资215亿元。整个乐视体系六年累计筹资超725亿元。

 

“这个市场比任何别的市场都更像是赌博。”一位长期分析乐视的交易师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押注在乐视这家公司身上,并且成功了,“你赚的不是什么很多钱,而是市场上所有的钱”。

 

即便如此,其筹资速度仍赶不上公司快速扩张的步伐。据统计,2015年以来,乐视在其七大子生态上的投资超700亿元,投资额最大的前三笔交易分别是——浙江湖州汽车工厂(200亿元人民币)、购买美国智能电视厂商Vizio(20亿美元),以及98亿元合并乐视影业(交易未完成)

 

据此测算,乐视从多重渠道筹集的资金几乎消耗殆尽。

 

一位投资者向《财经》记者说,整个乐视的生态布局就像是埋了一圈的地雷, “要么炸了一个,全盘皆炸;要么安全到底,变成卫星”

 

外界最关心的一点,乐视网的资金链是否会断裂?其核心在于乐视能不能进行增发融资和维持住较好的股价,短期来看乐视网不会有太大问题。目前,乐视网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维持良好增长,特别是在2015年,这一数字为8.757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274%。

 

乐视体系的资金链是否会断裂?业界的观察认为,这取决于乐视的现金能否覆盖其现金需求(包括偿还债务和经营投入)。短期来看,现金包括既有现金和未来短期内可以筹集的资金,比如来自VC/PE的投资、短期借款等。

 

乐视在未来几个月内的应付账款约为239.6亿元人民币。但由于其中付给Vizio的14亿美元结算日期是可以协商的。所以乐视目前最需要解决的资金缺口还是手机业务的100亿元人民币。

 

贾跃亭给出了三种解决办法:内部筹集资金;外部融资;结束烧钱模式,产生正向现金流。

 

一位接近乐视手机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如果乐视通过降价促销消化库存,按照其过去销售额测算,其未来三个月至少可以实现40亿元销售额。公司还可通过向银行贷款,或向乐视控股公司的股东或者员工筹集资金,或通过贾跃亭减持乐视网股票来输血。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有的。

 

上市公司是乐视体系能否解决资金的关键。乐视集团的资金链状况和本身业务运转情况有关,但更多和融资能力,以及大股东的输血能力有关。只要股价可以,大股东就可以通过减持获得现金,投入到乐视体系里。

 

贾跃亭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在11月9日与投资者的交流会现场表示,乐视要从烧钱扩张的第一阶段,转入到实现正向现金流的高速增长和继续规模化获取高价值用户的新阶段。同时,要实现乐视网的全面盈利。

 

乐视资金链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度扩张,但它和当年的德隆系有明显不同,乐视的扩张看起来并无违法行为,更接近市场化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速扩张?贾跃亭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中称,“我一直认为资金不是问题,只要战略足够前瞻、足够领先,产品足够颠覆,有足够的用户价值,只要你的组织能力足够强,只要能把事做出来,资金自然会追随而来的。”他始终认为资金会追随着战略。但事实上,战略的先进性和可实现性,是两码事。

 

跨度极大的业务布局,体现了贾跃亭的战略能力,也体现了他的赌性。业界的评价是,光有战略是无法给乐视一个清晰的未来,决定乐视未来的是投资者的信心,而信心来自这些业务的真实发展状况。

 

(三)七大业务虚实

 

乐视正在走过一段黑暗的夜路,它的身后是旧的视频业务在放缓,小米、阿里、万达、暴风等强大对手的围剿在加剧,而前方生态还未真正形成,新业务尚在亏损

 

从2015年至今,整个乐视集团着力发展了七块业务,分别是影视、手机、体育、互联网金融、汽车、云、电视,其中影视、电视、云都属于上市公司乐视网。这七大业务中仅影视业务曾在2014年披露过盈利1亿元,其余处于亏损状态。

成立已12年的乐视网是整个乐视体系的融资平台,也是一切业务的根基。从经营状况分析,目前仍处于高速成长期。自2011年起,乐视网近五年营收平均增速在125%以上,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从净利润来看,乐视网已连续九年保持盈利,近五年的净利润平均增速在53%以上,但仍然规模较小,其2015年全年净利润为5.73亿元。

 

乐视网早期的优势是版权,但是现在这种优势已逐渐丧失。2015年乐视网的版权业务收入约为7.7亿元,占总营收不到6%,而根据乐视网2016年半年报,其版权业务收入又下降了35.28%。

 

一位爱奇艺公司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视频业务基于带宽和内容,带宽人人都在砸钱,内容是资源驱动型业务,乐视虽握有一些不错的版权,但在采买版权上资金实力远不如BAT。该中层人士称,虽然这三家(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爱奇艺)目前都在亏损,但乐视网挤入第一梯队几乎不可能。

 

版权收入只是乐视网的一部分。其主要从终端业务、会员业务、广告收入中取得收入。2015年,其终端业务收入(乐视电视+乐视电商)60.89亿元,同比增长122.22%,占到总营收的46.78%。同时其会员业务中的付费业务也有显著增长。

 

乐视网新的增长点在于乐视电视。这也是目前乐视生态中唯一被证明已经“成功”的业务。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2012年贾跃亭宣布要进军智能电视时,这家公司的股价在三个月内缩水了四成。四年后,乐视电视销售及会员服务收入推动了整个乐视网的营收增长。

 

乐视电视的运营主体是乐视致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7日,乐视网对其控股58.55%。乐视致新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卖出了150万台和300万台电视,但由于其低于成本价销售,所以亏损随着销量增加而加大,这两年分别亏损了3.8亿元和7.3亿元。

 

刘弘告诉《财经》记者,乐视电视今年预计销量500万-600万台,同时将实现盈利。他强调说,是通过内容和服务盈利。同时,会调整过去激进的定价策略。

 

在11月9日与乐视投资者的交流会上,贾跃亭称,乐视电视的利润将来源于配件、会员、广告收入,及大屏购物和大屏游戏等创新业务收入。“电视的存量将突破1000万台,背后是巨大的商业价值——光一个开机广告单日收入就突破200万元,预计2017年有几亿元的广告收入和游戏收入。同时大屏购物今年有9000万元到1亿元的收入流水。”他说。

 

乐视电视的成功让贾跃亭试图把类似做法复制到手机,但他忽略了电视成功的偶然性——乐视电视顶着第一款互联网电视的光环出身,而乐视手机进入智能机市场时市场已是红海。同时,内容会员的捆绑销售对于电视用户有吸引力但对于手机用户则没有。

 

依靠服务盈利补偿硬件,是许多互联网手机厂商的梦想,不过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可以证明这种模式是成立的,看看乐视手机今天面临的困局就知道了。一位奇酷手机的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同样是走硬件补贴路线的360去年亏损也有上亿元,“今年也快亏不起了,开始往上拉”。

 

乐视体育是目前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中估值排名第二的公司(第一是乐视汽车),其在2016年3月完成80亿元的B轮融资,估值高达215亿元。在2015年,这家公司净亏损5.69亿元。

 

乐视体育原为乐视网的体育频道,2014年3月正式拆分为独立公司。相比于竞争者阿里体育、万达体育,乐视体育起步早、布局完整。乐视体育副总裁于航称,乐视积累了310项赛事版权,是全球拥有体育赛事资源最多的公司。

 

在整个资本市场陷入低潮时获得215亿元的高估值,乐视体育为此付出了代价——其在B轮融资中和竞争者签订了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预计2015年收入5亿元,2017年提交上市计划并实现盈利。2015年乐视体育只完成了2.91亿元营收。

 

赛事运营公司爱江山创始人王焱告诉《财经》记者,体育产业是一个周期非常长的行业,不是砸钱就能获得效应,需要长期的品牌积累。成立十年的国内大型上市体育公司智美体育集团净利润尚不理想,根据其2016年上半年财报,其净利润减少约27%至人民币6710万元。另外几家新三板的体育公司基本都是亏损。

 

乐视影业并入乐视网的交易中也涉及业绩承诺,以此获得98亿元的交易价格。但不料2016年整体电影票房疲软,同时作为乐视影业押宝业绩的重要作品之一《爵迹》票房不及预期,导致今年业绩承诺很大可能无法完成。

 

11月8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预计乐视影业的注入无法在2016年完成,当前各方正就估值定价进行探讨,不排除交易价格下调的可能。根据2015年各大影视公司的票房收入统计,目前乐视影业以23亿元电影票房位居第四,落后万达院线、光线传媒、华谊兄弟。

 

乐视金融和乐视云是两个“新业务”——起步晚、投入较小、声量也最小。前者拥有业内公认豪华明星团队,具备长大的潜力,但进入时机晚,且核心的支付、保险、银行、证券四大牌照一个未搞定;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亏损,2015年亏损1亿,但其在2016年2月获得了10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云被贾跃亭定位为乐视各生态的连接器和主线,寄予厚望,但目前来看,尚遥不可期。

 

乐视和贾跃亭正在将自己的信用押注在乐视汽车。但事实证明,其对这项业务的投入和时间成本是严重预估不足的。

 

乐视输血最多的汽车,被业界公认为最烧钱的行业。一般而言,成熟的车企需要大约五年时间才能推出一款全新的车型,同时,汽车产品需经历研发、设计、制造、测试、量产多个阶段,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消耗、大量的人员协作,以及各个环节上极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按照贾跃亭的表述,乐视汽车在三年时间制造出了BetaCar,该款车的很多性能和参数已超越特斯拉。乐视此前在发布会上透露,明年1月乐视战略合作伙伴FF首款量产智能互联电动车将正式发布。这一速度已远超普通车企。

 

但随着一位FF离职员工向《卫报》的爆料,FF的团队和技术能力正受到质疑。《卫报》还报道称FF与乐视从开始就经历着文化冲突。乐视影视的经理曾一度将这家汽车公司称作Fara Faro,而不是Faraday Future。“美国团队成员认为,‘这是史上最愚蠢的名字了。’”

 

假设乐视能筹集到足够资金支撑造车计划,但它依然面临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即使造车成功,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实现盈利。

 

在乐视涉足的电动车领域,特斯拉的造车历程可作为典型的参考案例。从2003年7月公司成立,到2008年10月第一款车Roadster实现交付,特斯拉耗时五年多。此间经历了多次资金链断裂危机,险些胎死腹中,其中一次因得到老牌车企奔驰和丰田的支援才走出困境。2010年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最近三年以来亏损呈加剧之势。

 

《财经》记者采访的电动车领域创业者称,只要有资金投入,造出一款中规中矩的电动车是可以实现的。但对标特斯拉,以乐视汽车目前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实现难度很大。

 

很长时间以来,某些人将乐视称为“PPT公司”。但业界人士也不否认,乐视不断开发布会的同时,确实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比如电视、影视、体育。但与这个庞大的生态和巨额的资本投入相比,目前这些回报远远不够。

 

七大子生态目前多处于亏损或起步阶段,难以为乐视带来正向现金流。尤其是汽车产业,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如不能持续获得外部融资,可能成为拖垮整个乐视的罪魁祸首。

 

“拉长影子并不能拉长自己的身高。”一位上市公司的CEO向《财经》记者评价,乐视的问题是有道无术,布局的每个模块都是未来,但每个模块用什么步骤、什么方法去完成,考虑极少。当乐视表示愿意停下来,如果资本可以支撑乐视补完这些课,如果它能学会谨慎。那么这次危机对于这家公司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四)贾跃亭虚实

 

一个不受限制的梦想家是否比一个骗子更危险?

 

长期以来,整个乐视集团的决策权高度系于贾跃亭一人,董事会形同虚设,无人可以对贾跃亭形成制衡。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是乐视今日危机的一个根源。

刘弘告诉《财经》记者,2014年贾跃亭回国,提出要做汽车,当时召开了一次管理层会议。“非上市公司也无所谓董事会,也没有什么董事会,都是管理层来投票。”

 

刘弘说,当时包括他在内的多数人,都投出了反对票。“但在乐视控股,投票基本上是没什么用。”

 

一位乐视体育的管理层人士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乐视的文化不是民主的文化,这是一家战略决定组织的公司,在重大战略决策上,基本上都以贾跃亭的意志为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刘弘说,因为一旦掌舵人决定了,大家都会全力以赴去执行。

 

贾跃亭在11月7日接受腾讯科技的采访时说,乐视在定大战略时没有民主,都由他来决定,但在战术执行上高度民主,甚至拖延。

 

上述乐视网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时他说服自己的理由是,“2012年老贾决定做电视,当时也是很多人反对,最后不也做成了吗?”他说,在乐视待久了,抗压能力会**增强。这种压力不是来源于职场或者竞争对手,而是公司突如其来的各种风波。

 

这三年间,乐视高速扩张,为了吸引外部人才,贾跃亭设了上百个总监职位,目前整个乐视员工总数约1.5万人,而在2015年的员工人数为6000人。“2014年高峰的时候,公司有200个总经理,上百个VP。”一位乐视的老员工称。

 

一面快速扩张,另一面老板依然严格控制公司的每一笔账目进出。在2015年前很长一段时间内,5000元以上的报销都需要贾亲自签字。

 

支撑贾跃亭以一对多说服全公司的,除了他长期在乐视内部形成的绝对权威,更有他本人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相信,自己不是坐在火山口上,而是坐在金矿上;他相信自己以上市公司为轴展开的产业链整合会创造商业奇迹;他相信,当年他经历的所有风波、所冒的风险、所过的坑,都过了,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他在公众和基层员工中的口头禅是——我们也许会成功,也许会死在成功的路上”、“没有乐视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刘弘说,2005年他和贾跃亭去北京郊区蟹岛团建,河塘上有几座供游客娱乐的铁索桥,贾跃亭选了其中最难的一座桥——桥的底部是镂空狭窄的三角铁,彼此之间又相隔较远。贾跃亭刚跳了两三个,就掉进河塘,鞋子没进淤泥。“大家都让他别玩了,但他执意要过,最后掉下去了五六次,终于过了。最后双手手掌的虎口全部裂开,手上都是血。” 刘弘说,他不是为了赢,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超越自己,证明自己可以越挫越勇。

 

“他定好战略,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发生不可抗力,这个战略就一定会执行下去。”刘弘说。

 

一位乐视的副总裁告诉《财经》记者,以前公司内部总是担心突然再出来一个第八生态,直到近期贾跃亭明确在内部表示,乐视生态的布局就到金融为止。“这对内部员工来讲是一个极大的转变。”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郑志刚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乐视今天遭遇到的风险是必然的,由于公司内部缺乏制衡,导致风险过度集中。同时也说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两道防火墙的作用都未发挥。

 

“我希望能形成一个制衡的机制。”刘弘说,公司马上会进行一轮组织的调整,几个月内会宣布。贾跃亭在11月7日的采访中表示,公司会通过降低速度、推动全员持股、坚定实施员工末位淘汰、加强对内部人浮于事现状的管理、统一销售平台、解决各部门之间交叉管理的现象,同时提高高层之间的协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管理问题。

 

贾跃亭想法宏大,敢于进行资本游戏,有人认为他是骗子,也有人认为他是梦想家。但事实只证明了一点——这是一个极富冒险精神的人,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功的企业家还必须驾驭风险。

来源:行研君 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见闻、《财经》杂志

——END——

捷铭合投  ID:jmangelinvest  

做风控最好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合投平台,分享创投资讯,交流天使轮、PreA、A轮阶段的项目,网址:www.jiemingangel.com;商业计划书发至:bp@jiemingangel.com 

 

法盛金融,提供股权投资、基金资管、新三板/IPO、并购重组、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面的资讯及法律服务。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除署名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联系方式:王先生,020-85201361,微信号:wangblawyer1128,邮箱:wangblawyer@sohu.com)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