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21财闻汇( jiayou21cbh)综合
昨日(12日)刚刚经历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黑色星期一”,断崖式狂泻让不少股民哭瞎。
话说,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证监会门口,又有新作品,这次来了7只牛。
然而,比A股暴跌更可怕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刚刚,保监会召开紧急会议!
今日(12月13日)下午3点,保监会紧急召集各保险公司负责人在京开会。保险业各大佬陆续进入保监会大楼。。。你能认出几个?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会议上关于险资举牌发表观点:
1、险资一定要做长期资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资金炒作者。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
2、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加强现场检查,查实查深查透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坚决刹住投资运用的歪风邪气。特别是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
3、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研究制定一系列刚性约束。强化比例控制,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降低负债成本,根据市场利率情况必要时继续降低审批利率的上限;严格压力测试,研究制定出台现金流管理和负债压力测试制度。
4、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一要严格保险机构股东准入标准;二要强化股东穿透监管;三要强化股权结构监管;四要加强资本金真实性检查。
另据腾讯财经,项俊波措辞严厉,表示下一步将实行险资举牌备案制,对于股权收购行为,监管将更严厉,禁止使用杠杆资金。项俊波警示某些保险公司,约谈十次不如停业一次,不行还可以吊销牌照。
不得不说,这招够狠!
全文戳下,点击看大图↓↓
据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的险资举牌事件是昨日A股暴跌的幕后黑手之一,然而,今天下午保监会就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明确在资本市场上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看来,明天开市可能又将风起云涌。
比A股暴跌更可怕的事来了!
受到“黑色星期一”影响的不只有A股,债券也同时遭到血洗。
这一天,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暴跌逾1%,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中债10年国债估值大幅上行6BP至3.15%关口,刷新2015年11月10日以来新高。在此之前,从11月29日起,国债就遭到了两度下跌,也就是说远期对国债价格看跌的预期强烈。
以往股市的起起落落已经让股民们产生了抗体,以至于如今对国债期货的大跌,多数人还没有警惕感。国债期货利率代表着市场利率的走向,国债走跌,市场利率上升,对高杠杆经济将造成风险。
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师许冬石认为,美国12月份加息的市场预期概率升到100%,美元表现格外强劲,资本流出压力加剧,央行维稳汇率及预期的压力加大。资金面持续紧张,倒逼债市去杠杆进程加速。
通胀升温,中国应该抢先美联储加息?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分析称,近期股债汇“三国杀”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此前不断强调的通胀预期升温,只有通胀才能逻辑自洽地系统解释当前的一系列现象,并推演未来趋势。
随着通胀不断抬头,全球货币收紧的预期持续升温,12月美联储加息概率超过90%,市场上调2017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到2次以上,经济学家也渐渐开始热议中国加息的可能。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称,目前中国加息条件尚不完全成熟,而12月15日美联储很可能率先加息,仍需观测明年其加息的进程和影响,以及中国通胀、经济运行等数据的变化,才能判断加息条件是否成熟。
然而,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此前则指出,从价上看,虽然央行没有加息,公开市场各类工具各种期限的操作利率也维持稳定,但实际上央行通过“缩短放长”的策略已经悄然提高了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综合资金成本。
以后向银行借钱,可能要多给利息了
其实,自从2012年6月这轮降息开始,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05%下降到现在的4.9%,下降幅度高达30%。利率的下降,直接意味着月供减少,然而现在,形势已经变了。
近几个月全球通胀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特朗普新政可能改变全球通胀预期,再者,货币宽松导致全球资产价格泡沫,继续宽松的潜在风险巨大,而且,如今美联储加息周期重启已经成为确定性事件,欧洲、日本央行由降息转为维持利率不变,中国央行货币市场利率将收紧。
哎!简单地说,低利息借钱的时代正在结束!以后可能我们向银行借钱的成本又要高了!
21财闻汇综合自:中金在线(cnfol-com,综合保监会、第一财经、中国证券报、华夏时报、环球老虎财经、泽平宏观(ID:zepinghongguan)、21财闻汇(ID:jiayou21cbh)、Wind资讯(ID:windzxsh)、华尔街情报、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新浪微博@云财经、@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做风控最好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合投平台,分享创投资讯,交流天使轮、PreA、A轮阶段的项目,网址:www.jiemingangel.com;商业计划书发至:bp@jiemingangel.com
法盛金融,提供股权投资、基金资管、新三板/IPO、并购重组、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面的资讯及法律服务。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除署名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联系方式:王先生,020-85201361,微信号:wangblawyer1128,邮箱:wangblawyer@sohu.com)